在26日举办的第三届陆家嘴国际再保险会议上,银保监会和上海市政府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数字化再保险登记清结算平台也同步全球上线,该平台将对提升中国金融市场规则、数据标准的全球影响力发挥重要作用。
近日,上市险企三季度业绩先后披露。从公布的数据看,上市险企的保费增速为-0.39%,已经连续两个月负增长,无论是寿险业务还是财险业务,业绩依然承压严重。
在一些网络场景中,时有“首月0元”“零首付”“免费保障”“抽奖获取”等互联网保险产品广告页面出现,有的消费者在未清楚了解保险内容、保费缴纳等情况下,便被“免费”诱导而投保。这种营销引流模式存在诱导营销、信息披露不当等问题,侵害消费者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易引发消费纠纷或投诉。为此,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2021年第5期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要清晰地认识到“免费”是诱导,极有可能暗藏陷阱和风险。
巨灾保险主要保障因发生地震、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可能造成巨大财产损失和严重人员伤亡的风险。巨灾保险在应对重大灾害、保障国计民生、平滑财政收支、助力构建韧性社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巨灾保险制度”以来,我国巨灾保险发展取得积极进展,为减灾救灾、民生保障等提供了有力支持。“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发展巨灾保险,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进一步强调了巨灾保险的重要作用。
大公国际于10月8日发布关于长安责任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安保险”)2021年第二季度跟踪评级信息公告,确定长安保险主体信用等级维持A+,评级展望调整为负面,“16长安保险”信用等级维持A。
随着碳中和、碳达峰时间表逐渐明确,ESG(Environment环境、Social社会、Governance管理)投资已经成为金融投资领域的热门话题。换句话说,既创造股东价值又创造社会价值、具有可持续成长能力的投资标的将会吸引更多资金。
当前,保险资金通过保险债权投资计划支持实体经济日趋主流,登记注册数量和规模出现井喷。所谓保险债权投资计划,是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发起设立、通过向保险公司募集资金用于投资基础设施项目的一种融资安排。
中国再保险发布保费收入公告称,公司于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8月31日经由公司营运子公司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所获得的原保费收入总额约为人民币301.1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339.61亿元同比下降11.33%。
来自中国银保监会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约23.11万亿元,同比增长14.86%;累计实现收益5758.35亿元,同比增长8.32%。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保险资金已在积极布局绿色产业,着力提升服务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能力和水平。与此同时,绿色产业也将为保险资金提高运用效能,为实现长期稳定收益提供重要支撑。
近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在京组织召开保险业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助推绿色发展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家委员会)第一次(扩大)会议。会议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党委委员、副会长王玉祥主持。专家委员会各委员或授权代表及相关人员共3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截至昨日,A股五大上市保险公司2021年1-8月保费收入已悉数披露。前8月,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8383.22亿元,同比微降0.58%。
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正式实施。近日,浙江省苍南县对高危行业矿山采掘企业进行执法检查中发现,辖区内两家企业未按照法律规定投保安责险。当地应急管理部门决定对两家企业各处以10万元的顶格行政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