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证监会共承办全国两会建议提案424件,其中人大议案、建议202件,政协提案222件。建议提案聚焦服务实体经济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打击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等热点问题,凝聚了代表委员的智慧,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呼声。
1月份,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51027.5亿元。国债发行10185.0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发行5575.7亿元,金融债券发行7042.1亿元,公司信用类债券1发行12791.7亿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27.3亿元,同业存单发行15147.8亿元。
北京在金融高水平开放道路上的 “北京精神”,将不断激励着更多的城市和地区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为我国金融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相信在 “北京精神” 的引领下,北京的金融开放将迈向更高水平,为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在全球金融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在全球金融格局风云变幻之际,汇丰银行对中国市场的坚定看好显得尤为瞩目。近期,面对 “汇丰中国数字财富业务聆峰将裁员近半” 的传闻,汇丰发言人于 2 月 27 日迅速回应,明确表示汇丰对中国市场持有长远的战略承诺,且将中国作为优先发展市场,这一立场坚定不移。这一表态,绝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汇丰在中国市场多年深耕所积累的深刻洞察与切实行动。
当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的政策文件中首次将“普惠养老服务”与“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社区设施连锁化”等词汇并置时,这不仅是服务模式的升级,更标志着中国应对老龄化挑战的战略转向——从兜底保障转向制度性供给,从家庭责任转向国家治理。
杨书剑的职务变动,恰似中国银行业转型升级的缩影。当“老将”带着数字化转型的经验奔赴新战场,当首席合规官、首席风险官成为高管团队的标配,这些变化不仅关乎个体机构的命运,更映射出整个行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深层转型。
当3000多名中外记者涌入梅地亚中心,他们追寻的不仅是新闻热点,更是一个文明型国家在现代性转型中的方法论启示。两会启幕之际,中国递给世界的不仅是年度发展计划,更是一份关于人类共同未来的“开局蓝图”——在这里,高质量发展与全球治理、科技创新与人文关怀、制度自信与开放包容,正在熔铸成新时代的文明代码。
2025 年初,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旨在激发消费活力的政策措施如密集的鼓点,奏响了提振消费的激昂乐章。在这场全民行动中,银行业金融机构凭借其独特的金融优势,勇立潮头,成为推动消费复苏与升级的重要力量,赢得了市场与民众的阵阵掌声。
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经济绿色转型的大背景下,绿色金融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与中国人民银行近日联合发布的《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为银行业和保险业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其要点涵盖目标设定、重点任务、服务体系完善、风险防控以及机制建设等多个关键层面。
在金融领域的持续变革与发展进程中,一个全新的时代正悄然降临 —— 银行业迎来了首席风险官和首席合规官时代。随着金融严监管的持续推进,银行增设这两大高管职位,对于提升自身的合规风控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这一举措也在金融界引发了广泛关注与深入思考。
今年,全国各地积极构建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一场旨在打通金融惠企 “最后一公里” 的行动在金融领域全面展开,众多银行纷纷发力,各显神通,为小微企业带来了新的希望与生机。
在经济发展的宏大版图中,民营和小微企业犹如灵动的毛细血管,虽看似纤细,却承担着输送养分、激活经济活力的关键使命。它们是稳定就业的坚实堡垒,是促进增收的重要引擎,更是推动科技创新的先锋力量。而近期,一场由银行业掀起的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的浪潮,正为这些经济细胞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