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已过,保险业严监管成效几何?从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开出的各类罚单可窥一二。北京商报记者最新统计发现,2019年保险业处罚规模相比往年整体下降,不过编制或提供虚假材料、给予投保人合同外利益、欺骗投保人等乱象依旧。对此,分析人士指出,处罚规模的下降意味着严监管之下,行业整体合规意识的提升,但一些行业顽疾短时间内仍无法有效杜绝。为此,除在后端下发各类罚单警示外,监管部门也扎紧制度篱笆,以从根源上来防范风险和乱象的发生。
1月7日,北京商报记者获悉,为规范短期健康险市场,银保监会近日下发《关于规范短期健康保险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通知》)在业内征求意见。《通知》拟对短期健康险产品设计、续保、停售、理赔等方面进行规范,明确不得虚高保额、不得“保证续保”、不得随意停售、不得无理拒赔等。分析人士指出,《通知》从产品设计到销售、再到后期理赔均设置了“门槛”,为短期健康险“立规矩”,这不仅有利于消费者权益保护,还可从源头降低险企经营风险。
鼓励保险机构提供医疗、疾病、照护、生育等综合保障服务,力争到2025年,健康险市场规模超过2万亿元;拓宽商业养老保险资金运用范围,实现长期保值增值,力争到2025年,为参保人积累6万亿元养老保险责任准备金……近日,《关于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商业保险发展的意见》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在倡导丰富产品供给、加大对外开放等系列政策利好下,未来社会服务领域商业保险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李克强总理在12月30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要加快推进保险市场对外开放,以公平竞争促进保险业升级。
岁末年初,新一轮保险资管业务调研工作开始启动。1月1日,北京商报记者独家获悉,为持续梳理行业投资管理业务开展情况、提升行业风险防范能力,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以下简称“保险资管业协会”)于近日向各保险集团公司、保险公司下发《关于开展2019-2020年度保险公司(集团)投资管理业务综合调研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站在岁末年初回顾2019年,各家险企积极谋求稳健发展和良好业绩的背后也离不开资本的支持。为缓解经营压力、改善治理结构、优化偿付能力、拓展业务范围,2019年,险企“增资补血”可谓异常忙碌。据北京商报记者统计发现,2019年共有39家险企多渠道“补血”。其中,直接增资总额约315亿元,发债规模达642亿元。不过,增资发债过程中,有险企顺风顺水,也有险企一波三折。
受贸易摩擦和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影响,2019年对于很多小微企业来说都是充满风险和挑战的一年。虽然贸易环境欠佳,袁月的吴江鹏诺纺织有限公司出口额还是跨过了亿元大关。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2月3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分步取消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推行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确定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商业保险发展的措施,更好满足群众需求;部署推进步行街改造提升,优化商业环境促进消费扩大。
临近年底,监管部门对人身险公司的摸底调研仍未放松。12月26日,北京商报记者独家获悉,银保监会近日下发《关于报送2020年度发展规划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人身险公司报送2020年机构设立规划、资本补充规划、股东和注册资本变更规划等。分析人士指出,此举聚焦人身险公司“顶层设计”,可从源头防止偏离正轨发展的现象发生。事实上,为了进一步做好风险防控、促进行业稳定发展,今年以来,银保监会已多次对人身险公司进行全方位“摸底”。
国资划转社保有了新进展。12月25日新华社消息,国务院国资委在北京举办了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会议透露,2019年中央企业完成向社保基金划转国有股权任务,已划转国有资本1.1万亿元。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联合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24日发布了五项保险行业云计算相关团体标准,对保险行业云计算场景和总体框架、云服务提供方能力、云计算软件产品技术、研运能力成熟度以及具体云计算保险风险评估等内容进行了规定。
2019年堪称险企转型之年,而在即将到来的2020年,险企业务发展有何侧重、险资投资如何布局也成了外界关注的焦点。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多家券商以及相关机构针对保险业2020年业务及投资策略进行的展望发现,从业务端来看,保障型业务有望持续高速增长,车险也将进入改革深水区;从投资端来看,预计2020年险资权益市场及长端利率的不确定性增加。与此同时,加之准备金增提压力,新一年行业利润或受到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