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当代金融家
束华 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陕西省分局副局长
外汇局陕西省分局准确把握陕西自贸试验区功能定位,加强产品顶层设计规划,突出制度机制创新和内部业务流程再造,全方位立体式满足自贸试验区市场主体经营活动中合理的跨境金融服务需求,助力陕西补齐对外开放不足短板,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
陕西位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一带一路”的核心区、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自2017年4月陕西自贸试验区设立以来,外汇局陕西省分局紧扣陕西自贸试验区战略定位,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积极发挥改革创新的突破和先导作用,全力支持陕西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金融外汇支持自贸试验区发展五周年成效评估显示,2017年至2021年金融外汇支持陕西自贸试验区政策落实成效指数值分别为100、290、492、879和1070,总体呈快速上升趋势,自贸试验区内涉外市场主体增长迅速,跨境收支规模显著扩大,金融外汇创新案例明显增多。2017年以来,3项金融外汇改革试点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23项金融外汇创新案例在全省复制推广,占全省复制推广案例总数的27.71%。
以政策支持为中心,持续推动跨境金融创新“优环境”
陕西自贸试验区成立以来,外汇局陕西省分局坚持针对不同的工作重点出台相应的专项配套政策文件,形成了比较系统、完善的金融外汇支持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政策制度体系。
一是出台专项配套政策文件。外汇局陕西省分局积极构建与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先后出台《金融服务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推进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外汇管理改革试点实施细则》《关于在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外汇业务创新的通知》《关于金融支持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暨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四个专项政策文件,总计50项具体措施,指导金融机构创新产品服务,开发适合自贸试验区企业需求的融资产品,支持陕西自贸试验区建设。其中属于陕西省首创的政策措施13项,跨境金融区块链中欧班列应用场景、跨境票据通、商业保理外币融资、“通丝路”跨境电商人民币结算服务平台、建设贸易金融平台等政策措施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
二是支持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外汇局陕西省分局按照“强枢纽、扩门户、促流动”的发展思路,加快优势产业聚集发展,先后出台《关于金融外汇支持陕西文化产业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引导金融机构提升文旅金融服务质效;出台《关于促进金融外汇支持陕西省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促进贸易新业态提质增效,力争将陕西省综合保税区打造成国际国内双循环的“中枢站”和陕西追赶超越的“增长极”;出台《关于外汇金融支持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大力支持离岸转手买卖、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提速发展;积极推进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助力实体企业创新发展,截至2023年4月末,落地试点业务24笔,累计融资3558.70万美元,17家企业享受到政策红利,受惠企业数量位居全国17个试点省(市)前列。
以专项行动为抓手,高效推进跨境金融创新“提效能”
外汇局陕西省分局通过开展专项行动,全面、系统、深入推进跨境金融创新,切实把总局出台的各类外汇金融政策,转化为能够落地实施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为涉外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跨境金融支撑。
一是系统推进“四扩大两可控”跨境金融创新专项行动。2019年,外汇局陕西省分局联合省商务厅开展“四扩大两可控”(扩大全省跨境融资规模、扩大全省跨境金融业务总量、扩大跨境人民币使用、扩大跨境金融普惠性覆盖面;跨境融资成本稳定可控、跨境金融风险总体可控)跨境金融创新专项行动(2019〜2021),紧紧围绕陕西自贸试验区建设、金融外汇政策落地以及外贸新业态成长等10个方面提出50条具体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将具体政策转化为服务机制和金融产品创新。2020年,联合陕西省商务厅组织召开跨境金融创新专项行动交流推进会,进一步强化新形势下政银企沟通对接效率,促进国家稳企业保就业政策落实落细。2022年,出台《关于持续推进全省金融系统跨境金融创新工作的实施意见》,力促金融机构不断丰富跨境金融产品服务供给,优化涉外企业金融服务环境,金融机构围绕融资产品创新、结算服务创新和风险防控创新等领域涌现136个创新案例,陕西省政府对人民银行西安分行等部门“推动外贸稳定和创新发展成效明显”予以通报表扬。
二是深入开展跨境金融政策落地增效“金六月”专项活动。2022年,外汇局陕西省分局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总体要求,组织外汇管理系统开展以“稳预期、强信心、促增长”为主题,以“推动金融外汇政策直达市场主体、稳住全省涉外经济发展基本盘”为目标,以“集中培训、调研走访、深度对接和分析研判”为主要内容的跨境金融政策落地增效“金六月”专项活动,全力推动国家围绕稳住经济发展大盘出台的各类金融外汇政策落细落实、落地增效。活动期间,12个调研组累计走访64家涉外企业,召开79场银企座谈会,对接银行省级分行10家,实行“两张清单”,收集汇率风险类、贸易融资类、减费降税类、出口渠道类、贸易结算类五大类问题82个,提出针对性措施65项,形成典型案例25个,问题解决率达到79.2%,强力推动各类金融外汇政策落地增效,力促全省稳外贸、稳外资、稳增长目标实现。
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目标,切实强化跨境金融服务“增便利”
外汇局陕西省分局准确把握陕西自贸试验区功能定位,加强产品顶层设计规划,突出制度机制创新和内部业务流程再造,全方位立体式满足自贸试验区市场主体经营活动中合理的跨境金融服务需求,助力陕西补齐对外开放不足短板,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
一是建立党员干部联系服务涉外重点企业调查走访机制。2019年初,外汇管理局陕西省分局建立涉外重点企业联系服务机制,初步形成了以“亲清”为原则的新时代政商银企关系。2020年,制定印发《国家外汇管理局陕西省分局关于进一步完善党员干部联系服务涉外重点企业制度 切实做好金融外汇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工作的通知》,全面开展“企业大走访”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特殊困难时期先锋模范作用。2021年,围绕党史学习教育开展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外汇管理系统党员干部走出机关,立足实际,积极帮助涉外企业应对汇率风险冲击,协调解决中欧班列长安号等市场主体融资结算难题,得到了市场主体的高度认可。2022年,系统总结党员干部联系服务涉外重点企业工作情况,持续推进联系服务机制。机制建立以来,联系涉外企业144家,累计开展政策宣传1000余次,帮助企业解决各类涉外业务问题160项,形成典型案例69个,市场主体对党员干部的服务成效满意率达到99.31%。
二是支持区内商业保理公司开展外币融资试点。2019年8月,国家外汇管理局正式批复同意长安银科商业保理有限公司开展美元外币保理融资业务。外汇局陕西省分局以“精准化金融服务、专业化政策支持、特色化银企合作、便利化落地生根”的“四化”服务为指导,积极推动该项业务落地。截至2023年4月末,长安银科商业保理有限公司累计为小微出口企业提供美元融资3165.89万美元,惠及全国约1500家中小微出口企业。
三是推进优质企业便利化政策增量提质。外汇局陕西省分局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适当降低优质企业便利化的准入门槛,重新制定出台《关于开展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政策试点的指导意见》,将21家企业纳入优质企业后备库,通过银企座谈会、实地走访等形式,加强政策解读和业务沟通,支持全省更多企业享受便利化政策红利。2023年1-4月,陕西省7家试点银行共办理便利化业务5230笔、金额31.4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08.01%、17.81%。
四是深化资本项目放管服改革。外汇局陕西省分局积极推进外债登记管理改革,快速落地实施非金融企业多笔外债共用一个外债账户政策,大幅降低企业账户管理成本。顺利落地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业务,辖内3家超大型跨国公司取得“一对一”批复文件,其中两家已完成备案,区域总部经济发展支持力度提升。积极推进陕西自贸试验区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举办陕西自贸试验区QFLP试点政策解读及宣传推介会,有力支持秦创原创新驱动总平台等科创企业,推进招商引资和培育更多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壮大。强化政策宣传和督促指导,持续提升省内资本项目便利化业务比例,截至2023年4月末,全省落地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2.6亿美元,22家银行累计办理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业务5579笔,金额48.96亿美元,极大便利了企业经营发展。
五是畅通新设企业名录登记政策传导。针对新设企业政策不清晰、流程不清楚,急需政策帮扶的现实情况,外汇局陕西省分局以进出口企业名录登记工作为抓手,精细化汇总梳理业务办理指南,借助互联网、银行网点、微信三个渠道全方位畅通政策传导,使新办企业第一时间“找到、看到、得到”业务指南,更加便捷高效地获得政策指导,有效提升工作效率、贴心服务企业,市场主体便利感显著增强。
以支持中欧班列长安号发展为重点,有力支持高水平开放“提效率”
中欧班列作为我国参与全球开放合作、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已在陕西省扩大开放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支持中欧班列“长安号”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外汇局陕西省分局立足科技赋能、数据赋能,建设数字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并依托平台开发专属金融产品和服务,有力支持中欧班列长安号及产业链企业发展,推动形成陕西省高水平开放发展新格局。
一是建设中欧班列长安号数字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在总局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外汇局陕西省分局创新研发跨境金融服务平台中欧班列应用场景,创立中欧班列长安号数字金融综合服务平台,集合“企业经营信息查询”“轻资产企业信用贷”“企业舱单融资”“铁路运单融资”四项功能,以“班列+数字金融”模式,运用区块链、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统筹货物流、贸易流、信息流、资金流“四流合一”,集中金融外汇试点政策、金融产品创新和金融服务效率三大优势,加强中欧班列长安号产业与金融资本的有效对接及深度融合,构建中欧班列长安号金融服务生态链。平台2021年6月上线,截至2023年5月中旬,落地业务120笔,服务企业45家,实现融资金额96.69亿元人民币,跨境金融服务平台中欧班列应用场景成功入选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区块链+跨境金融”特色领域试点,并作为陕西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
二是争取专属政策支持。外汇局陕西省分局瞄准中欧班列长安号产业链企业和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建设的对外承包工程试点企业融资难题,向总局申请获批中欧班列长安号产业链相关企业外债便利化额度、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暨“一带一路”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国内外汇贷款结汇两项试点政策,支持企业在便利化额度内利用境外低成本资金开展跨境融资,允许对外承包工程试点企业借用国内外汇贷款境内结汇使用,助力中欧班列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2021年9月,分局印发两项试点政策实施细则,指导推动试点业务开展。截至2023年4月末,两项试点政策业务规模合计1371.7万美元。
三是助力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中欧班列长安号数字金融综合服务平台运行以来,外汇局陕西省分局指导金融机构依托该平台创新多种信贷产品。指导金融机构、西安自贸港建设运营有限公司对国际铁路联运提单融资进行深入探索,通过与进口商、法律咨询机构的多轮沟通研讨,在充分借鉴过往案例、法律法规、行业规范的基础上,设计了中欧班列铁路提单融资流程及协议文本,指导中国银行陕西省分行为货运企业办理了全国首笔国际铁路联运提单项下融资110万元人民币;指导中国建设银行陕西省分行基于中欧班列运费大数据,向物流公司发放了全国首笔线上纯信用运费贷300万元人民币,两款首笔贷款业务的落地意味着对中欧班列“长安号”相关企业专属融资产品实现了新突破。
抢抓机遇,助力陕西深入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
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国-中亚”峰会前夕,专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要“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积极打造高能级开放平台”。外汇局陕西省分局将继续深化跨境金融创新,支持陕西自贸试验区高能级开放平台打造。
一是强化区域优势,助力陕西自贸试验区升级扩能。深入推进外汇金融支持“丝路自贸、科创自贸、人文自贸、农业自贸”建设,提高开放水平。对标CPTPP、RCEP等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促进国内外人才、资本、技术、数据要素自由流动,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提升开放平台融合发展水平,积极对接现有的开放平台,促进平台间试点政策共用共享,信息联动、服务联动。积极对接自贸试验区各功能区,强化外汇金融政策需求调查,做好前期政策论证和政策供给储备,提升跨境金融支持政策的前瞻性、精准性。
二是提升中小微企业跨境金融服务质量,增强跨境金融创新普惠度精准性。探索建立“三位一体”展业管理体系,事前强化科技运用和数据共享,降低金融机构服务中小微企业的尽职调查成本;事中按照客户和业务风险评估,简化单证审核,提升办理效率,降低中小微企业办事成本;事后强化抽查,加强监测预警,对金融机构可疑线索及时报告,坚守跨境金融风险底线。发挥财政杠杆撬动和政策性担保增信作用,积极探索操作便捷、易复制推广、惠及面大、特色鲜明的区域性中小微企业汇率避险新模式,持续提升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水平。
三是推动外汇管理检查转型升级,切实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按照穿透式管理和本外币一体化思路,定期研判跨境资金流动的总体状况和发展趋势,提高对重点地区、重点银行、重点企业、重点业务、重点国别和大额交易(“五重一大”)的监测分析水平,实现跨境资金流动风险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重点围绕反地下钱庄、反跨境洗钱、反跨境赌博、反虚假贸易、反骗汇骗贷、反跨境恐怖融资等“六反”违法违规行为,开展核查检查工作,严厉打击后果严重、危害性大、破坏市场竞争规则或可能引发负面导向的外汇违法违规行为或非法金融活动,维护外汇市场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