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始投资金额太高,会降低后续定投的效果。即使按照40万的认购起点,对多数投资者来说,门槛也还是偏高。
继2015年、2016年新发基金破1万亿元大关之后,今年新发基金规模第三次突破1万亿元大关。
近一个月(10月28日-11月28日期间)以来,定期开放债券型基金(以下简称“定开债基”)以1490.22亿元的发行战果令公募基金市场震惊。相较之下,另一类同样在年内发行火爆的产品,即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的年内发行总规模也仅约为1600亿元。不过,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这并非是定开债基的常态。相反,近一个月的发行规模已占到全年的近五成。在业内人士看来,定开债基因其明显的久期匹配和稳定收益优势,在当前“资产荒”的背景下,吸引了大量机构投资者青睐。
此前身陷总经理助理被解聘索600万报酬风波的英大基金,近日又发布高管再度离职的消息。
我国私募基金行业市场准入迎来更加明确的管理边界。近日,《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9年版)》(以下简称《清单(2019年版)》)印发实施。与2018年版相比,《清单(2019年版)》首次对私募基金行业管理提出明确要求。专家表示,纳入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将带动私募行业高质量发展。
2002年,中关村创业投资引导资金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政府引导基金发展的开端。近年来,各级政府投资基金逐步发展壮大,在引导、规范、增信等方面的效能不断提升,但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如个别地方投资基金设立过多,在某些产业重复设立基金,财政注资没有充分形成合力,基金运作缺少协同配合等。对此,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来评估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绩效,既要有必要的容错机制确保政府投资基金可以放开手脚积极作为,也要不断加强监督确保资金的投资效能。
近期,少数上市公司股东以所持股份参与认购ETF,引发资本市场广泛关注。甚至有市场人士担忧,上市公司股东认购ETF份额有变相减持的隐患。其实,沪深交易所对上市公司股东以股份认购ETF,一直是按照减持规则的相关规定从严实施监管。因此,不必过于担心股东参与ETF份额认购带来的负面效应。
11月15日,中国经济网公布“2019金融创新100强”名单,平安基金凭借在产品研发、投资管理和客户服务等领域优异的创新能力,荣获“2019金融创新100强”称号。
证监会官网最新数据显示,10月份以来,基金从接收注册申报材料到受理的时间均缩短至7日内。其中,权益基金审核效率大幅提升,多只产品在接收材料后的第3日便收到受理通知。
基金配置变化,契合了宏观经济未来走势以及中国经济转型的预期和判断。从基金重仓股看,部分标的主要分布在电子、医药、消费等板块,显示出基金对这些行业或者个股高景气度的关注,以及对未来新引擎、新动能的期许。
美国明晟公司(英文简称MSCI)日前宣布,11月份半年度指数评估结果显示,A股大盘股纳入比例由15%提升至20%,中盘股也将以20%的比例首次纳入。这是MSCI继今年5月、8月顺利完成两次扩容后,年内第三次扩容,也是今年以来最大幅度的扩容。
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指引下,科技不仅成为经济结构转型的新动能,科技产业的崛起也与资本市场的发展息息相关,尤其科创板推出以来,科技板块持续成为市场的焦点。作为普惠金融的代表性产品,以创新能力突出的科技龙头企业为重点投资对象的银华中证研发创新100ETF(场内简称:创新ETF,代码:159987)一经面世就受到投资者关注,该基金主要投资于创新能力突出的科技龙头企业,分享企业在新经济壮大过程中的成长红利。该基金即将于下周一(11月18日)在深交所上市交易,并采用新的跨市场ETF交易模式,为投资者提供更高效、更精准的投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