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个人单日最大亏损”对于全局影响有限,此次“爆雷”的规模不足以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但无疑,大量财富在如此短时间内迅速蒸发,给投资者和监管机构上了一堂生动的风险教育课。无论是对经济体、金融机构还是个人投资者而言,金融风险防范这根弦需要时刻紧绷。
你知道吗?棉花可以用来制作纸币,人民币的主要成分就来自棉花。据了解,我国2020/2021年度棉花产量约595万吨,其中,新疆棉产量520万吨,占国内产量比重约87%。网友:抵制新疆棉,就别来赚中国钱!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社会公众广泛关注重大纪念性事件和热点题材等心理,制作了品类繁多的臆造币,通过互联网进行夸大宣传、欺诈销售。臆造币的图案或题材找不到对应的官方信息,主题和图案完全是臆造出来的假币。专家提醒消费者,应认清臆造币的五大套路,购买贵金属纪念币一定要牢记四点注意事项。
3·15金融消费者权益日⑤|数字人民币“打假” 警惕常见诈骗套路
3·15金融消费者权益日④|防电信网络诈骗攻略
3·15金融消费者权益日③|网络支付这样更安全
3·15金融消费者权益日②|谨防投资理财骗局
3·15金融消费者权益日① | 养成日常好习惯 保护个人金融信息
近期,基金、股票等理财话题频繁登上热搜,网上理财呈热门趋势。但是,投资理财有风险,特别是对于理财“小白”来说,更要保持清醒头脑,小心以下这些套路。
“卡还在,钱被盗刷了”“刷卡单随手遗弃,遭遇钱财损失”“为礼品填网络问卷,遭遇电话骚扰”……这些现象已屡见不鲜,其背后多半与个人金融信息泄露有关。
“消费贷款需要吗?利率低、还款方式灵活”“我们刚推出的一款保险产品很适合您”……上海市民李先生近期因为频频接到这类推销电话而烦恼:“对方张口就能说出我的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信息,甚至还知道我手头的资金状况,真不知道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