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募集提前结束的“日光基金”,到单只认购资金超1000亿元的爆款基金,再到布局多类资产的管理人中管理人基金(MOM)和“南下”抢筹的港股基金,过去1年多来尤其是开年首月的公募基金发行市场可谓热火朝天。
中国基金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底,公募基金管理规模达19.89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沙特阿拉伯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24日表示,未来五年,沙特主权财富基金公共投资基金将加大力度,提振沙特经济。
恒生指数继续高开并持续上冲,美团、比亚迪电子、安踏、李宁、港交所等一大批公司股价创出历史新高。这显然得益于南向资金的大举流入。2021年开年以来,短短12个交易日,南向资金净流入超1852亿元港币,大市值蓝筹股尤受资金关注。
近期,公募基金“抱团股”上演过山车行情让这些股票“真摔”还是“假摔”成为市场各方关注的焦点。虽然各方理由均较为充分,但不少基金经理普遍担忧,真到了“雪崩”那一天,卖出的冲击成本会前所未有的大,而这种担忧会促使部分基金经理选择提前下车。
长期、过度抱团爆炒龙头股,等于“偷懒赚快钱”,与证券投资基金的信义精神相违背。用这样的抱团基金业绩来认定“机构抱团”的合理性,忽视了机构投资者最重要的主动管理能力,无异于“一俊遮百丑”。
Wind资讯统计显示,2020年公募基金存量规模突破18万亿元,同比增长26%,较2019年底的数据增加约4万亿元,刷新历史新高。在新发基金方面,2020年共成立新基金1431只,合计募集规模达到3.16万亿元,超过2017年至2019年新发基金规模的总和。其中,股票型和混合型新发基金规模合计2万亿元,占新发基金的63%。
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是职工重要的养老钱,目前已覆盖近6600万人。新的一年,年金基金投资范围也迎来了新调整。人社部近日印发通知,明确从2021年1月1日起,我国年金基金投资范围从仅限于境内,扩大到可通过股票型养老金产品或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港股。同时,还将年金基金投资权益类资产的比例上限提高10个百分点。
2020年,“炒股不如买基”再度得到印证,公募基金发行规模水涨船高,全年新基发行量超过3万亿元,股票型、混合型基金发行量占比过半。不过,一些中小基金公司却并没有感受到“基金大年”的温暖,部分公司甚至全年权益类基金“零发行”。
2020年全年,在A股市场持续上涨的行情演绎下,公募基金可谓是收获颇丰。统计显示,在404只普通股票型基金中(各份额分开计算),除一只亏损外,其余基金全部实现正收益。
2020年是ETF的普及年,借助ETF的分散投资、流动性好、无印花税、一二级市场套利机制等优点,券商ETF(512000)的规模从年初的50多亿,到年尾的230多亿,客户数、融资余额增长了数倍,投资者习惯于把券商ETF当成券商行业投资工具,比投资个股更方便简单。作为券商ETF的管理人,我们一方面通过多种途径提升产品表现上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我们通过流动性服务商以及不同交易策略投资者的“融合”,提升产品使用上的便利性。“买卖方便,简单快捷”的券商ETF,成为广大投资者备战牛年行情的得力帮手。
消息人士称,原工银金融租赁党委书记、总裁赵桂才已正式任命为工银瑞信基金党委书记并主持工作。待走完股东、监管等相关流程后,赵桂才将正式担任工银瑞信基金董事长,在此期间,根据公司治理及监管相关规定,工银瑞信或将指派人员暂时代为履行董事长及总经理职责。记者联系工银瑞信基金,相关人士表示一切以公告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