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数金研发的针对特殊资产领域的债权估值定价智能工具(下称“估值模型”)正在加快全行推广应用。
中国银行2021年度业绩报告显示,旗下公司中银消费金融的2021年资产总额543.26亿元,实现净利润8.44亿元。线上贷款余额占比35.06%,比上年末提升28个百分点,线上化转型初见成效。
中国银行2021年度业绩报告显示,旗下公司中银消费金融的2021年资产总额543.26亿元,实现净利润8.44亿元。线上贷款余额占比35.06%,比上年末提升28个百分点,线上化转型初见成效。
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文昌市支行获悉,在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的指导下,中国人民银行文昌市支行、文昌市财政局、文昌市气象局、交通银行文昌支行通力协作,顺利从国库将100万元财政实拨资金转至文昌市气象局数字人民币对公钱包,实现全国首单数字人民币财政实拨资金业务在文昌落地。
随着在线金融服务越来越普及,客户遇到的线上业务办理问题也随之增多。怎样帮助消费者轻松破解在线服务的各种瓶颈,让数字化变成实实在在的利好?工商银行给出了解题思路。
近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正式公布“人工智能开发平台应用成熟度”全能力域评定结果,工商银行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技术平台获得最高评定等级,成为金融业首家通过该项评测并获得最高等级认证的企业。
近日,光大银行公布2021年度业绩报告。值得关注的是,年报中不仅呈现了光大银行“123+N”数字银行发展体系的建设成果,还详细阐述了一年来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强化科技队伍建设、确保安全运营和管理、优化科技创新机制等一系列重点工作。
金融数字化转型正在从多点突破走向深入发展。观察陆续披露的上市银行2021年年报,有三个变化值得关注:一是银行愈发渴求科技人员,科技员工占比显著提升;二是银行普遍将数字化转型视为发展的“总抓手”,强化统筹领导;三是数字化转型已初显成效,相关资金投入有望进一步增加。
随着我国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数据安全日渐成为关系国家安全和发展、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议题,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对数据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做出了明确的约束和规定,为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2022年,隐私计算商业化和算法迭代双提速,以联邦学习为代表的隐私计算正在成为解决数据安全与开放共享之间矛盾的重要技术路径。
中国银行坚持数字化转型战略发展方向,大力推进手机银行服务升级,为广大客户提供随身生活助手及智能财富管家服务。手机银行发布全新7.0版本,首批通过适老化无障碍评测,打造“美好生活”便民服务圈,发挥财富金融专业能力,形成“金融+场景”“科技+关爱”“智能+专业”“全球+全景”四大服务特色。截至2021年末,中国银行手机银行注册用户规模已超2.3亿,服务水平得到客户及市场广泛赞誉,获得权威媒体颁发的“卓越竞争力手机银行”“最具影响力数字化银行”等多项重量级奖项。
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有助于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当前,进一步推动科技金融提升服务效能,对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也具有重要意义。
构筑全面、主动、智能的网络金融风险防控体系,是维护客户资金安全、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建设银行通过打造企业级反欺诈体系,将金融科技成果与网络金融风控经验有机融合,形成业内领先的风控策略模型;组建了一支专业化的反欺诈队伍,积极响应公安部、人民银行等单位开展的涉赌涉诈专项整治、“断卡”专案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