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发银行在上海举办“第五届浦发银行国际金融科技创新大赛”,本届大赛结合该行全景银行业务生态合作理念,围绕“数字化转型、产融生态、数据资产”三大领域开展。创新大赛已连续举办五届,逐渐成为了原创金融科技新技术的发源地,前沿技术金融行业应用的交流平台。
由北京金融街服务局与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办的2021年“数字金融创新应用与发展”研讨会暨“NIFD-DCITS金融科技创新案例”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光大云缴费入选2021年度金融科技创新案例库。
金融壹账通(OCFT.US)发布最新银行核心系统壹个客户的银行——GAMMA CORE,将自上而下,引导银行从底层架构、业务系统到核心系统的全面重构和数字化升级。
在网络技术和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社会公众对零售支付便捷性、安全性、普惠性、隐私性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提高,数字人民币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从理论走向实践。
金融业应更加关注老年群体,牢固树立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理念,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持续提高金融适老服务能级。在提升金融素养、拓宽金融渠道、创新金融产品等方面下功夫。
汽车金融是指与汽车工业生产、销售、设计等环节相关的一系列金融服务的统称,一般包括资金筹集、汽车保险、抵押贴现、融资租赁、信贷运用、二手车融资等内容。其中,汽车消费信贷(即贷款买车)是汽车金融最常见的形式之一。目前,我国汽车金融市场的参与机构有持牌的汽车金融公司、商业银行、融资租赁公司、类金融公司(担保公司)等几类。随着电商渠道发展,二手车电商也开始涉足融资租赁领域。总体看,汽车金融公司和商业银行是我国汽车消费信贷领域最主要的两类机构。
兴业银行在上海举行财富银行职工科技创新工作室挂牌仪式。该工作室由兴业银行工会、团委,子公司兴业数金联合创建,旨在加快发展财富管理业务,提升职工数字化思维和能力,促进科技与经营管理、业务发展的深度融合。这是兴业银行首个试点建设的职工创新工作室,成熟后将推广至各业务条线。
刷掌支付是生物识别技术的一项重要补充,相比刷脸支付,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刷掌支付的可行性、方便性更高。生物识别商用市场向好,但实际应用过程中仍须保证安全,潜藏隐患不容忽视。要从整体上建立数据安全的法治框架,并严格监管数据的存储和使用。
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不断推动金融数字化转型。在这一过程中,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悄然增强,方式快速更迭。面对乡村振兴新形势、新要求,部分金融机构加快探索脚步,立足自身科技实力,打造出服务乡村振兴的新型数字金融业务。
数字人民币测试引入首个多地联动开展的碳中和公益主题试点。9月9日,由美团联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共同发起的“用数字人民币,享低碳骑行季”试点活动正式开启报名通道。北京、上海、深圳等9个省市居民可通过报名参加活动,用数字人民币免费骑共享单车,累计的骑行次数还可以换取更多数字人民币奖励,用于支付后续的骑行费用,进而形成“低碳骑行—数字人民币激励—更多低碳骑行”的正向循环。
科技部与中国银行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副部长李萌,中国银行董事长刘连舸、行长刘金、副行长林景臻出席签约仪式并座谈。
“让老年人更好地共享信息化发展成果”一直备受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老年人如何跨越数字鸿沟成为社会关注热点之一。记者调查发现,上述通知发布近一年后,金融领域的“适老化”服务改进正在稳步推进且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拒收现金整治持续深入,金融服务有了“老年专属”,一些非金融服务逐渐踏准点,让老年人“触手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