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会见了来京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资金融通分论坛的匈牙利央行行长杰尔吉·马托齐。双方就全球经济金融形势、中匈央行合作等议题交换了意见。
资金支持体系不断健全,融资支持日益市场化、多元化。据统计,中国金融机构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资金超过4400亿美元。其中,金融机构自主开展的人民币海外基金业务,规模超过3200亿元人民币。
2019年4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会见了国际金融协会(IIF)总裁提姆·亚当斯。双方就IIF相关工作、中国与IIF的合作及IIF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交换了意见。
2019年4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会见了来京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资金融通分论坛的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AIFC)总裁克里姆别托夫。双方就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哈双边金融合作等议题交换了意见。
央行表示,下一步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不搞“大水漫灌”,营造有利于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货币金融环境。要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行合理充裕和市场利率平稳运行,扩大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规模,抓紧建立对中小银行实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框架,要将释放的增量资金用于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25日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资金融通分论坛上表示,下一步深化“一带一路”投融资合作的考虑,将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坚持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互利共赢的原则,构建开放、市场导向的投融资体系,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其中,要遵从市场规律,坚持市场主导,顺应“一带一路”建设市场化运作的需求,资金支持主要以商业性资金为主,尽量减少提供减让式资金,政府性资金主要以撬动私人部门投资为主。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介绍了过去两年金融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工作进展称,截至去年年末,11家中资银行在28个沿线国家建立了76家一级机构,来自22个沿线国家的近50家银行在中国开展业务。国际合作全面深化。中国人民银行与21个沿线国家的央行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
2019年4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七次联合研讨会在京召开。研讨会以“对外开放与竞争中性: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为主题,来自中外官方部门、学术界、企业部门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经合组织等国际机构的代表出席会议并进行了讨论。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4月24日,第二届“一带一路”银行家圆桌会在北京举办。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出席了会议并就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资金融通高质量发展发表主旨演讲。
4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会见了新开发银行行长卡马特,双方就加强金融合作和其它相互关心的议题交换了意见。
2019年4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会见了来访的瑞士联邦主席兼财政部部长毛雷尔,双方就全球经济形势、双边金融合作、绿色金融等议题交换了意见。
4月24日,央行副行长陈雨露会见非洲开发银行高级副行长查尔斯·博马,双方就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加强合作等议题进行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