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未来,多位专家表示,我国货币政策仍有调整空间。未来不排除央行进一步降准、降息可能,流动性环境仍将保持合理充裕。
央行最新数据显示,11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25万亿元,同比多增1267亿元。这一数据明显高于10月份的7141亿元,也远高于近3年同期的平均水平。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总体上进一步加大。
英媒称,世界最高监管机构警告说,全球金融体系的支柱从根本上说是不稳定的,可能会在下一场危机中导致可怕的连锁反应。
在货币市场利率多数呈现上涨之际,央行重启逆回购有利于熨平市场的短期波动,维护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同时,12月21日有1200亿元国库现金定存到期,央行结合财政支出进度在公开市场中“削峰填谷”,有助于维持资金面稳定。
1948年12月1日,在新中国即将诞生的曙光中,中国人民银行在河北石家庄成立,掀开了中国金融史上划时代的新篇章。70年弹指一挥间,中国人民银行走过了曲折而又光辉的发展道路,为共和国经济金融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监管肯定了金融科技的发展创新,但同时表示,金融科技监管不以技术之名掩盖金融活动本质。对于金融科技未来监管的重点,分析指出,首先依然是划定底线,对非法金融活动零容忍打击。此外,界定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权责也成为监管重点。
现代金融治理对金融标准提出了更高要求,金融标准需着眼当前重点领域金融风险,加快建立完善金融治理体系,强化金融标准供给,提升标准要求,做到防患于未然。
在快速发展的背后,各种不规范现象也引发了广泛关注,成为监管整顿的重点。随着用户增速放缓及支付行业严监管常态化,今年支付行业牌照已经明显减少,明年支付行业洗牌仍将持续。
更深层次的市场化依然是未来金融体系改革的方向,利率市场化将进一步推进,市场主体将更为商业化,金融监管体系将更为协调且实现全覆盖。
12月2日,银保监会正式发布《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适度放宽自有资金使用范围,允许理财子公司在严格遵守风险管理要求的前提下,将一定比例的自有资金投资于本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
日前,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出台了《关于完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的指导意见》。这一文件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框架,对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保障我国金融体系稳健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中国而言,考虑到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7月底以来我国货币目标已经逐步调整优化为稳就业、稳增长和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显然,明年美联储加息放缓,欧、日央行紧缩也趋于谨慎,无疑将为我国货币政策提供更大的腾挪空间。